廣州鋼結構訊:鋼結構的想象空間
發布時間:[2015-5-16] 查看次數:5065
廣州鋼結構訊:鋼結構的想象空間 2014年,中國粗鋼產量8.23億噸,約占全球一半,產能利用率70.69%。面對產能過剩的壓力,很多鋼企將國內市場的擴大寄托在鋼結構修建上。 世界發達國家如美國、日本等都非常注重鋼結構修建的推行和使用,鋼結構用鋼量占到修建用鋼產量的60%以上,鋼結構面積占到總修建面積的40%以上。 但中國鋼結構加工、制作型材只占鋼材總產量的6%,鋼結構面積只占總修建面積的1%。因造價高、耐火性差等原因,鋼結構還沒有被廣泛認可。 新版《綠色修建評價規范》在本年正式施行,目前住建部等部門希望進一步推進鋼結構住所的使用,新型城鎮化建造也將推進國內鋼結構市場及鋼結構住所的開展,鋼結構市場空間將逐步打開。 前景看好 鋼結構修建具有生產工業化程度高,修建項目質量和工期有保障,有助于化解鋼鐵產能過剩,促進鋼鐵資源循環利用,削減修建垃圾,實現經濟和節能環保雙贏等眾多優勢。 近幾年,隨著國家推行綠色修建、推進節能減排力度加大,修建業的轉型步伐加快。2012年4月,財政部、住房城鄉建造部曾聯合發布《關于加快推進中國綠色修建開展的實施意見》,鋼結構被劃入綠色修建行列,也給予了相應的激勵政策。 2008年前后,在北京奧運會的推進下,國內出現了鋼結構修建熱潮,建成了一大批鋼結構場館、機場、車站和高層修建。但整體來看,在中國普通住所市場中,混凝土結構目前仍占90%以上。 初步測算,以2014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近18萬平方米為例,假如按照鋼結構住所每平方米鋼材消耗量100公斤計算,1%的鋼結構住所比重假如提高到10%,每年將增加鋼材需求1620萬噸,削減占據城市垃圾總量40%的混凝土等修建垃圾高達4億噸。 推行難題 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產能過剩的壓力面前,部分鋼鐵企業開始拓展相關業務,規劃自己的鋼結構公司,推行抗震、節能、環保、建造周期短的鋼結構修建。但與產業層面、社會層面和國家層面上的各種良好預期相比,國內鋼結構修建尤其是民用修建領域開展動力明顯不足,開展速度緩慢。 成本較高是首要難題。侯兆新介紹,鋼結構住所比混凝土住所每平米的直接造價要高200400元,雖然成本在不斷降低,但目前在修建品質上仍沒有明顯優勢。 尤其是在居住體驗上并不太好的情況下,開發商和消費者積極性較低。不少開發商將鋼結構的造價壓得很低,希望以“花買棉襖的錢買到羽絨服”,結果造成一些鋼結構修建質量不過關,給鋼結構的推行帶來負面效應。 產業鏈配套也不夠成熟。鋼結構修建,涉及梁柱、墻體和樓板、門窗等各種結構及部件的配套,但市場規模化效應尚未形成,還未做到規范化和有效銜接。鋼結構修建“又快、又省、又美觀、又舒適”的特點在市場上尚未有效閃現。 2015年3月,住建部再次舉行專門會議希望推行廣州鋼結構,目前具體的措施還在商討中。 解決路徑 在鋼鐵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,開展鋼結構修建是大勢所趨。 侯兆新以為,鋼結構在100米以上的高層修建上已擁有絕對競爭力。鋼結構的將來是推向更為普遍的中低層修建。 為此,可以采取“迂回開展”戰略,由各地政府帶頭,對辦公樓、校舍、醫院、保障房等政府投資、且相對規整簡單的公共修建先采用鋼結構。 一旦這些具備良好功能的鋼結構修建建成投用,將在全社會起到示范作用。在市場份額、社會影響力以及客戶接受度等方面得到提高之后,再逐步聚焦到量大面廣的居住類修建上。 同時,可通過加大政策傾斜來引導商業開發中鋼結構的使用。比如,進一步提高鋼結構在綠色修建評級中的權重。還可以讓開發商在選擇鋼結構后提高開發容積率,并獲得稅收減免優惠,這將大大提升市場對鋼結構使用的積極性。 業內人士還建議,國家可以利用中央財政資金設立鋼結構推行基金,要點支持鋼結構技術研發,加快技術進步,使其達到更優良的功能,進一步降低成本。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表示,假如國家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,將來鋼結構修建將具有非常廣闊的推行前景。廣州鋼結構